夏季天氣十分炎熱,那剛生產的新媽媽可愁死了。那么要怎么度過炎熱的夏季月子期呢,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今天康寶樂母嬰護理中心給大家講一講。
月子,在醫學上的說法應該是“產褥期”,指的是從結束分娩到身體恢復至孕前狀態的6個星期。產婦由于分娩時出血多,加上出汗、腰酸、腹痛,非常耗損體力,氣血、筋骨都很虛弱,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,因此產后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。
室內能通風嗎?產婦的居室應當陽光充足,適當的開窗通風很重要。因為月子期間惡露未凈,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,能減少細菌的滋生,幫助新媽咪盡快改變身體虛弱狀況,恢復健康。如果怕受風,可以掛上簾子,不要讓對流的直接風吹著身體。
夏季坐月子不能開空調?其實并非這樣,夏季天很熱可以開空調,溫度保持在室溫26-28度對產婦最舒適,但不要對著風口,不管是空調還是風扇都不能對著產婦直接吹,另外空調房不能密閉,必須要保持通風。
空調房里,必須穿著舒適的長衣長褲;但要特別注意的是,產婦由于體虛,很容易流汗,所以要勤換衣服保持清爽。
夏天坐月子能不能洗澡洗頭?一般坐月子規定為6周。如果分娩順利、會陰部無裂傷,剖宮產術后,一般2周后洗澡,會陰側切術后,只要傷口愈合良好就可以洗澡。
建議:洗澡應以淋浴為主,水溫略高于體溫,若條件有限,可選擇溫水擦洗身體,但新媽媽產后1個月內應禁盆浴。同時注意盡量不要在饑餓時洗澡,以免虛脫。洗后完全擦干,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;剛剛洗浴完畢,不宜進入通風的環境。
夏天坐月子可以吹風扇嗎?由于新媽媽出汗較多,汗腺經常處于開啟狀態,盡管能夠吹風扇,但不可讓風扇正對著吹,宜把電風扇向墻壁吹風,以增加室內的空氣流動,降低室溫。
產婦須知:“出汗”也是必須的。產后一周內,孕期潴留的水分通過皮膚排泄,在睡眠時明顯,產婦醒來滿頭大汗,習稱“褥汗”,不屬病態。既使不是在夏天,產婦在月子里也會經常出汗,所以一天當中應定時走出空調房間,讓身體自然出汗。
產婦飲食注意:產后建議少食多餐,以清淡、高蛋白飲食為主,例如雞蛋、面條、牛奶等。但產后2天內最好不要吃鯽魚、雞蛋等發奶的食物,因為剛生下來的嬰兒食量不大,奶量過多容易淤積而引起乳腺炎。待孩子食量逐漸增加時,母親可多吃雞、雞蛋、鮮魚、排骨等營養食物。
以上就是在夏季坐月子的媽媽們要注意的一些事項,一定要好好遵守,不要在以后留下病根,想知道更多的母嬰知識就關注康寶樂母嬰護理中心。